查看原文
其他

【2021致敬】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

三影堂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3-11-22

“致敬”单元自上年度起设立。202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致敬”单元展览《激流瞬间:战时中国和沙飞的影像实践》,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蔡涛策划,纪念中国现代摄影史上的重要摄影师沙飞(原名司徒传)。





沙飞不仅仅是一位记录抗战的爱国摄影师,还有着更为个性化、理想化的自由追求。他拍摄了鲁迅的最后留影、根据地的劳动生活,并在抗战时期组建培养新闻摄影队伍、创办画报、保存底片,对个人的价值和现实世界有着清醒的认知。沙飞作为一名接受新文化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时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把摄影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人如其名——“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


展览《激流瞬间:战时中国和沙飞的影像实践》展出91幅作品,用照片一瞥战时中国的图景,并窥视沙飞的艺术表达。 


如今,当这些照片的战时宣传功能褪色之际,回到影像本身,艺术的光晕被唤醒。与此同时,沙飞的影像实践也凸显了摄影这一媒介的功能与特质。可以说,沙飞的作品创造了摄影的新可能性,他的创作行为是对生命可能性的创造。




您是怎么关注到沙飞的呢?


因为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广东美术馆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策展项目,主要是关注20世纪前半叶广东留日洋画家的研究。在做了好几个艺术家个案和专题研究之后,比如梁锡鸿、赵兽、何铁华、李桦、黄新波、野夫等当时的一批前卫洋画家和版画家,就发现沙飞这个和现代美术史好像不太搭嘎的人物,正好在这群现代美术家的中间。所以我是从现代美术史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沙飞的,看到了这位突然崛起的美术史人物,在那个激流时代、在现代美术进程中的一个位置和状态。沙飞和现代美术史的现场有一种密切的关系,不管是他的人脉关系、观念变化还是媒介之间的转换关系,我是从他个人及其周边一群艺术家的经历,开始理解1937年前后,中国的现代艺术是如何随着战争危机发生了深刻转型的,其中摄影这种媒介又扮演了怎样的重要角色。

 

沙飞的原名叫司徒传,司徒家族也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探索,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司徒家族。

来自广东开平司徒家族中的几位艺术家,对沙飞有着持续而强烈的影响。这个分布全球的侨乡家族,为子弟提供了持续接触现代世界的窗口与港湾,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对沙飞影响最大的有司徒乔、司徒慧敏等在家族中关系很密切的艺术家,这两位分别在洋画和电影领域活跃着,都是当时的先锋人物,颇多创造性成就,对沙飞的人生和职业转型,如从电报员转向新闻摄影,有一定的促动。

 以往对沙飞本人的研究多集中于他投身摄影之后的从业经历,您特别关注到沙飞1926年到1936年这十年的电报员经历,您认为这一职业履历对沙飞的摄影生涯有什么样影响?


一方面作为电报员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职业训练,可能对沙飞之后在解放区组建摄影和编辑团队、保存底片等等,构成了经验基础。另一方面,电报员的历练和视野,也促发时代激流中的沙飞思考自己的去向和位置。他掌握着那个时代最新的传播技术,与遥远的世界的信息沟通、理解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动态关系,对他来说就是一项日常性体验。另外,在司徒家族和侨乡从小耳濡目染的对于近代中国革命的感同身受和同情,也都是一种日常经验的积累。应该说,电报员的从业经历,使得沙飞紧密贴近现实世界和近代中国革命、战争危机的进展,同时,也为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支持,为他转向画报编辑和新闻摄影提供了必要的职业经验。 拍摄鲁迅的照片是沙飞人生中的关键事件,包括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和鲁迅葬礼。请您谈一谈这两次拍摄经历对沙飞人生的转变。


作为收入优渥的电报员,沙飞当时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支持起对沙龙摄影的业余爱好。但到了1936年的时候,身处此起彼伏的民族危机、社会变动之中,作为一个雄心勃勃地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年轻人,他观察到周围的一些亲人和友人的动向,如画野兽派的洋画家李桦开始组织全国性的版画展览会,如拍艺术摄影的何铁华开始转向国防艺术,这样的时代气氛下,敏感的艺术家就能意识到新命题了。此时的沙飞虽然还是一个美术界的边缘人物,但是他希望突破个人生活的沉闷现状,毅然放弃了“小资”生活,去到上海寻求梦想,一开始还到上海美专报了西洋画专业。他没能做成画家,但因为一次天赐的偶然际遇,沙飞拍摄到了鲁迅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现场和木刻青年交谈的场面,以及数日后鲁迅突然去世和葬礼的过程。这一突发事件的报道摄影,很快就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关注的新闻焦点,迅速出现在各大报刊上。沙飞“一夜成名”,这是艺术家沙飞最重要的人生际遇。 在抗战期间,沙飞率领战友们创编了《晋察冀画报》并培养了一支新闻摄影队伍。您可以谈谈沙飞对特殊时代下的摄影及画报的理解。


应该说,沙飞最初是选择将新闻摄影和画报作为自己的职业志向的,但是随着战争局势的急速发展,他的摄影实践方式也有了微妙变化,开始对宣传摄影有了觉悟,如他1936年底对南澳岛的一组风光摄影的文字编配中,就反映了他将摄影理解为一种有效的战时宣传工具的先行意识。不久后,沙飞拍摄了《战斗在古长城》,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他很快地从新闻摄影走向了宣传摄影的自觉阶段。

 沙飞的艺术家身份意识一直持续着,就像您写到的“以一个艺术家的自由身份去参与一场保卫和平的抗战宣传事业”。您可以说一说这种身份认知在沙飞影像实践中的表现。
从影像艺术的表达品质这个角度来考察,我们是否可以把沙飞放到全世界摄影史的序列里面来讨论,我觉得这也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他的作品不像我们熟知的战地摄影的经验场面那样,充满着战场特有的硝烟气息和血腥感,沙飞不是类似卡帕那样的创作方式,他的影像大多看上去很平和,甚至有时候很积极很阳光。我们在阅读这些影像的时候,就需要理解战时国统区和解放区的结构性背景,沙飞在晋察冀边区的摄影和画报实践,或者说工作职责,主要还是要和边区的宣传政策联系起来,如大量反映边区建设、军民团结和民主生活的场面。但他还是有一些个人灵感和性情闪现的时候,比如他会选择拍摄像白求恩阳光浴和裸泳的场景,他会很敏锐地捕捉聂荣臻与日本孤儿温馨对谈的场面,这些个人的灵感和行动力,正如他“偶遇”鲁迅的经历一样,也整体汇入了那个激流时代,这是反抗战争暴力、讴歌和平愿景的一种美好心境。



沙飞(1912.5.5-1950.3.4)

原名司徒传,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


1926


参加北伐,

在国民革命军

当报务员。

1932






在广东汕头电台

当报务员


1936


9月

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37


7月7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

奔赴华北前线。

1937

9月

在山西太原,

担任全民通讯社

摄影记者。

1937

12月

在河北阜平参加八路军,

先后担任《抗敌报》社副主任、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科科长、

《晋察冀画报》社主任、

《华北画报》社主任。

1950


3月4日

因枪杀一日本籍医生,

被华北军区军法处

在石家庄处以极刑。

1986

5月

北京军区军事法院

经再审查明,沙飞

是在患有精神病

况下作案,不应负

刑事责任。

滑动查看沙飞年表




蔡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曾供职于广东美术馆。其研究领域包括中日近代美术交流、战争与视觉文化、新中国美术史、摄影史,近年来尤其关注战争和社会变局之下中国现代美术的制度转型与媒介竞争现象。策划的展览包括 “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代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美术展”(2007年)、 “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展览(2018年)、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2005、2007、2009)等。2010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京都国立博物馆驻馆研究员),2011年度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展览部分作品 



沙飞,《保卫国土,保卫家乡》。图片由王雁女士提供,鸣谢北京画院美术馆。



沙飞,《鲁迅与青年木刻家》,1936年。图片由王雁女士提供,鸣谢北京画院美术馆。
沙飞,《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1940年。图片由王雁女士提供,鸣谢北京画院美术馆。

沙飞,《人们正在城墙上刷写政治标语》,1945年。图片由王雁女士提供,鸣谢北京画院美术馆。
沙飞,《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1937年。图片由王雁女士提供,鸣谢北京画院美术馆。

沙飞,《白求恩日光浴》,1939年。图片由王雁女士提供,鸣谢北京画院美术馆。


【更多阅读】
蔡涛—鲁迅葬礼中的沙飞和司徒乔——兼论战前中国现代艺术的媒介竞争现象




第七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于2021年11月26日在厦门开幕,展览持续至2022年1月3日。本届集美·阿尔勒由阿尔勒摄影节(法国)总监克里斯托弗·维斯纳和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荣荣担任联合总监,著名摄影评论家顾铮教授担任艺术总监。今年将会展出25场展览:4场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精选展览、10场聚焦华人优秀年轻摄影师的“发现奖单元”展览、3场“新加坡影汇”展览、1场呈现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摄影探索与发展的“中国律动”展览、3场“无界影像”展览、1场“致敬”展览、1场“藏家故事”展览、2场“在地行动”展览一同亮相厦门,呈现来自法国、新加坡、巴西、捷克、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等地超过七十位艺术家的作品。





【相关阅读】202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项目全揭晓
202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实习生招募

2021【年度阿尔勒】玛丽·托曼诺娃《曾经是我的世界》

2021【年度阿尔勒】伊拉尼特·伊卢兹 《瓦迪凯尔特:石色之光》

2021【年度阿尔勒】艾娃·格瑞维亚特、亚瑟·梅泰塔尔《东方快车-在历史与神话之间》

2021【中国律动】中央美术学院《重要的不是摄影》

2021【新加坡影汇】《十字路口—透过镜头看新加坡(1870-1940)》

2021【新加坡影汇】蔡斯民《留真:当代中国画名家像传》

2021【新加坡影汇】《一座岛屿的自然史》



采访、撰文:樊金琪编辑:俞嘉静、樊金琪设计:曲潇艺、田苗苗

 

新鲜发布 早鸟预售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三影堂北京即将展出


合作展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